數據控福利!一起看看2016北京商業印刷的規模與效益
時間:2017-11-28 來源:
借助北京經濟發展和城市功能拓展,商業印刷逐漸在北京印刷行業確立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依托詳實的數據及扎實的理論基礎,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建民對2016年北京商業印刷的規模與效益進行分析,并探究了北京商業印刷結構調整呈現的態勢。
干貨太多,今天,我們首先奉上前半部分內容,重點談談2016年北京商業印刷的規模特征與規模效益。
2016年北京擁有印刷企業1534家,行業資產總額445.54億元,年主營業務收入282.05億元,行業利潤總額13.44億元,應繳稅金22.70億元,從業人員5.41萬人。其中,商業印刷企業720家,擁有資產總額208.5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126.54億元,利潤總額7.72億元,應繳稅金9.74億元,從業人員1.90萬人。商業印刷板塊各項指標占北京印刷行業總量的百分比分別為47%、47%、45%、57%、43%和35%(見表1-1)。
上述統計數據表明,商業印刷板塊無論從主營業務收入,還是企業數量、資產總額、利潤總額等方面都已經處于行業的領先地位。可是,業界為什么難以感受到與此相匹配的影響力呢?
通過觀察北京商業印刷板塊各領域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應繳稅金和從業人員的統計指標可知(見表1-2),票據證卡印刷是北京商業印刷板塊的大哥大。北京作為首都城市,一些國家級的票據和證卡印制企業在相關領域處于壟斷地位。憑借其高度的專業化和排他性的市場地位,這些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離市場遠、“缺乏”參與行業活動的積極性,也削弱了其行業的影響力。
其實,拋開票據證卡印制企業的領域特點不講,體量大、參與度低已經成為傳統印刷行業中許多快速發展領域企業群體的共同特點。
北京商業印刷企業的規模特征
了解北京商業印刷企業的規模特征,可以依托企業平均規模、行業集中度和規模差異系數三個指標。
企業平均規模是行業銷售(主營業務收入)與該行業企業總數的比值;行業集中度指大企業銷售占行業市場的份額,通常以行業中前4位企業銷售額合計占整個行業的百分比表示;規模差異系數是指行業中大企業平均規模與行業平均規模的差別。行業的規模特征是行業服務市場(或下游企業)容量、行業特有技術(加工)手段的資金投入以及行業準入政策的綜合反映,對行業企業市場行為模式影響極大。
2016年北京商業印刷企業平均規模0.18億元,而板塊前4家企業平均規模12.35億元,兩者相差70多倍(規模差異系數)。這4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板塊主營業務收入總數的39%(行業集中度)。這些數據表明,北京商業印刷板塊內部企業規模相差懸殊,大企業在板塊的市場影響力有限,是一個相對離散型行業。
北京商業印刷板塊各領域
零件彩色:進入門檻不高,領域內企業數量多,而且規模差異很大,大企業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不大;
零件單色:進入門檻很低,領域內企業數量多,且以小企業為主,價格競爭激烈;
數碼快?。哼M入門檻不高,領域內以小企業為主,大中小企業規模差異大,大企業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力;
票據證卡:進入門檻很高,領域內企業數量不多,但大中企業居多,大企業對市場價格有較大的影響力;
特種印刷:進入門檻高,領域內企業有限、且規模差異小,大企業對市場價格有較大的影響力。
北京商業印刷企業的規模效益
在認識北京商業印刷的規模特征后,我們來進一步分析板塊各領域的規模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產出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人均主營業務收入和資產負債率是本文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四個指標。
對比表3-1和上文表2,商業印刷各領域企業平均規模和集中度由高到低的排序(特種印刷、票據證卡、零件彩色、數碼快印、零件單色)與其主營業務利潤率的排序并不一致。再觀察商業印刷各領域在總資產產出率、人均主營業務收入和資產負債率三個指標的排序,同樣可以看到,規模特征指標排序與各經濟效益指標排序之間缺乏明顯的關聯性;盡管北京商業印刷板塊各領域企業的平均規模相差很大,但由此形成的規模效益并不明顯。即北京商業印刷企業規模與效益之間的相關性并不強。
那么,同一應用領域印刷企業規模與效益的關聯性又如何?
我們選取商業印刷板塊中企業數量最多的三個應用領域(零件彩色、零件單色和數碼快印)作為分析樣本。
2016年北京商業印刷板塊中,零件彩色印刷領域的企業數量為265家,主營業務利潤率為18%,總資產產出率為68%,人均主營業務收入46.8萬元。為了分析該領域企業規模與效益的關系,按照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規模大小排序,同時標出對應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得到不同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與主營業務利潤率的散點圖(見圖2-1)。同理,按照企業年總資產規模大小排序,標出對應企業的總資產產出率,得到不同總資產規模與主營業務利潤率的散點圖(見圖2-2)。而圖中近乎水平的趨勢線表明,零件彩色領域企業效益并不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而提高,即零件彩色印刷企業的效益與規模無關。
使用相同的方法,我們繪制了零件單色(227家)和數碼快印(166家)兩個領域,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與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規模與總資產產出率的四張散點圖。
圖2-3與圖2-4顯示的是零件單色印刷領域企業規模與效益的關系;圖2-5與圖2-6顯示的是數碼快印領域企業與效益的關系。其圖中紅色的趨勢線的水平走向是與零件彩色印刷領域散點圖是一致的。
以上領域之間和領域內部企業之間的比較分析表明,北京商業印刷企業經濟效益的水平取決其所處的應用領域;而同領域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與規模無關。
影響北京商業印刷板塊同領域經濟效益的會有哪些因素?
2016年北京720家商業印刷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80家(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11%)、集體控股企業42家(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6%),上市公司3家(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0.4%)私人控股企業586家(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81%),港澳臺商控股企業4家(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0.6%),外商控股企業5家(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0.7%)??梢?,私人控股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占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92%,構成了北京商業印刷板塊的主體(參見表3-2)。
而2014年北京商業印刷板塊擁有的企業721家中,國有控股企業96家,私人控股企業566家。兩者占北京商業印刷企業總數的92%,與2016年比例相同。
我們將2016年和2014年北京商業印刷板塊各領域國有控股企業和私人控股企業經濟效益指標的數據進行對比。
總結上述兩類企業2014年與2016年四個經濟效益數據的交叉比較。除主營業務利潤率,國有控股企業和私人控股企業的強弱位置有所變化外,其余三個經濟效益指標數據,這兩年國有控股企業和私人控股企業的相對強弱態勢是沒有變化的。這是否意味著企業控股方式與北京商業印刷企業經濟效益某種內在聯系呢?
*注:本文“商業印刷”特指現行印刷行業統計中,除了出版物印刷和包裝(標簽)印刷之外的其他印刷品的生產經營活動。本文使用數據源于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和北京印刷協會整理編輯的《2016年北京印刷業統計資料匯編》。
*本文原載于《印刷經理人》雜志2017年9期“商情”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