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至今,無論是疫情的影響、市場與技術的變革,還是當下經濟環境、政策、行業上下游的變化,都對標簽印刷行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標簽印刷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本文,筆者聚焦數字印刷,從應用現狀、應用思考、未來發展等角度和大家探討近年來該技術在標簽印刷領域內的發展變化,希望給予行業同仁些許啟示,從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
從設備制造商的角度來看,在標簽印刷領域,當前數字印刷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蓬勃發展態勢。
一方面,國產數字印刷設備制造商加速布局,通過不斷優化整合自身的技術優勢以及國際領先的技術資源,快速推出了更加適合中國標簽市場以及用戶使用習慣的諸多新品,并在產品更新迭代上表現出比預期更快的更新能力。
另一方面,國際數字印刷設備制造商在深耕國內標簽市場多年后,也加快研發并推出了許多更接地氣的設備,讓中國的標簽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
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隨著數字印刷設備的廣泛普及,大部分標簽客戶已經認可了數字印刷方式,對數字印刷設備的能力以及局限性也了解得更加清晰和準確,同時對數字印刷設備的使用也變得更加合理有效。
目前,已經有很多標簽客戶通過引進數字印刷設備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化未來發展方向,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從市場因素的角度來看,受疫情的影響,對標簽印刷企業而言,升級數字化生產流程變得尤為重要。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推動了數字印刷在標簽印刷市場的快速發展,具體表現為:
首先,疫情期間,標簽市場最大的特點是生產要素的不確定性增加,而縮短整個印刷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不確定性。我們知道,數字印刷較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縮短印刷流程,具有“短平快”的生產特點,非常契合疫情期間千變萬化的管控影響。比如,在因疫情管控造成人員、物流節點減少甚至消失的情況下,標簽印企接到急單,如果采用傳統印刷方式會讓企業舉步維艱,而數字印刷因其印刷工藝特點,可以在人工少、時間短的情況下借助其靈活多變的技術應用,為客戶提供及時的印刷服務,從而將疫情管控的影響降到最低。
其次,隨著千禧一代成為市場消費主力,個性化、定制化、信息化成為消費新風向。這些消費新風向反映在標簽訂單上,表現為短單越來越多、交貨周期越來越短,同時對產品的防偽要求、追溯要求以及信息化需求也日益增長。對傳統印刷設備而言,如果想滿足這樣的市場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困難,而數字印刷設備的特點正迎合了這些市場新動向。換言之,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需求變得更加碎片化,也加速了標簽“短平快”市場趨勢的形成,數字化的步伐正在逐漸加快。
隨著數字印刷的廣泛應用,很多企業都想通過數字印刷來實現更多產品的應用創新,然而在這里容易存在一個誤區:是不是只通過一臺數字印刷設備就能實現更多的應用創新呢?很多人不得而知。另外,近年來“數字+傳統”組合印刷的概念在市場上也較受追捧,但人們對其含義理解各不相同。因此,針對以上兩點,筆者在這里也想發表下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談到數字印刷的應用創新,如果只關注印中這一過程,也只能部分補充傳統印刷的不足,很難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應用創新。如果想真正實現應用創新,正確的概念應該是印前、印中和印后三個部分都要實現數字化,即除了要實現印中數字化(數字印刷設備),還要實現印前數字化(訂單管理數字化、合理化)和印后數字化(印品整飾、分類、后加工等),只有達到印刷全流程的數字化,標簽印刷企業應用創新的途徑才會變得更加豐富。
比如,印前實現數字化,就能實現精細訂單的管理,如訂單是否盈利?如果當前條件下不能盈利,通過優化何種印刷流程可以實現盈利?交期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果出現意外,交期風險應該如何規避?哪些訂單安排傳統印刷方式生產、哪些訂單采用數字印刷方式生產的總利潤會更好……這些都是印前數字化的優勢,可以避免標簽印企在接單環節的失誤,提前預判風險,做到盡可能的科學規避。
再比如, 印中實現數字化,即采用數字印刷設備承印適合數字印刷的訂單,通過數字印刷工藝,體現標簽印刷企業的核心價值(如質量穩定性、獨創性等),避免單一的價格競爭,進入真正的品質競爭,從而確保標簽印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樣,印后實現數字化,除了可以確保交貨期以外,對小批量、多品種和高附加值的訂單生產管理,也至關重要。
總之,全流程數字化意味著在任何生產節點上都可以突破傳統模式下的固有模式,形成具有實際意義的應用創新。當然,對于目標市場而言,傳統工業用標簽因其在生產標準上有著嚴苛的要求,要想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可能會存在諸多困難,而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市場是快消品標簽市場,該市場的標簽需求變化較快、周期較短,非常適合數字印刷設備的特點。此外,如果可以運用數字印刷工業生產的專業性和流程化、標準化,進入部分商業印刷領域,快速盈利的目標就會更容易實現。
關于“數字+傳統”組合印刷方式,筆者認為首先需要明確其基本概念。如果是在傳統印刷機上增加數字印刷機組或者在數字印刷機上增加傳統印刷機組,又稱之為混合印刷,筆者認為這種方式并不是合理的發展方向。原因很簡單,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兩種印刷機型的原理不一樣,使用的油墨也不一樣,要想在相同的承印材料上實現相互匹配的印刷品質、印刷速度,可以說非常困難。當然,如果是簡單的相互補充,則另當別論。比如,數字印刷設備增加傳統專色單元或者傳統印刷設備增加噴碼單元,在工藝上還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想要實現更高程度的混合印刷,筆者覺得難度很大。
如果把“數字+傳統”組合印刷理解為一家標簽印刷企業同時擁有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兩種印刷手段,從而可以豐富標簽印企的印刷方式,筆者覺得倒是比較現實的最優組合。標簽印企通過數字化管理,可以充分發揮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的優勢,整合標簽印企的訂單生產管理,實現最佳的生產模式。
此外,結合之前的思路,印后加工工藝也需要有傳統印刷和數字印刷兩種手段相結合。在印后加工工藝上,筆者個人認為最好能實現離線獨立流程,雖然可以在某個生產節點上進行聯機組合,但整體而言筆者還是推薦離線方式,這樣才能發揮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兩個流程的最大優勢。當然,如果能實現模塊化組合,比如設計各個后道加工模塊時,考慮到各個模塊的連線連接和配合,實現各個功能模塊(包括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的自由組合,則是最理想的方式,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當前,數字印刷仍處于技術積累階段,簡單來說就是數字印刷設備可以滿足某些標簽生產領域的需求,變得“可以印”。
就技術本身而言,數字印刷下一步發展就需要提升到“印得好”的水平。這就需要設備制造商在除了研究硬件規格外,還需要考慮油墨與承印材料的兼容性。油墨應該與承印材料具有足夠好的兼容性,才能夠滿足印刷速度和印刷品質的雙重需求。關于油墨和承印材料的兼容性,是一個雙向問題。在向市場推進數字印刷設備時,除了對印刷設備的性能要求外,還需要對印刷品進行大量的、各種條件下的測試(如印刷品質、耐候性、附著力等),此時就需要材料廠商能夠推出更多針對數字印刷的承印材料來滿足這些標準,讓數字印刷設備和數字印刷承印材料可以同時推向市場,共同發展。此外,在眾多數字印刷技術中,噴墨印刷因其結構簡單,擴展性強,將會是數字印刷的未來發展方向。
從標準上來看,當前很多印刷標準都是基于傳統印刷方式制定的,并不適合數字印刷。因此,為了鼓勵數字印刷的持續發展,當務之急就是要制定適合數字印刷的印刷標準。這個標準需要秉持印刷的本質,去除不必要、不適應的指標,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出發,滿足市場的基本需求,鼓勵數字印刷發展。
從市場上來看,按照市場決定論,即市場走向決定設備制造的發展走向,相信隨著市場需求的碎片化,數字印刷肯定會持續蓬勃發展,這是一種商業規律。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僅供配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