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寬幅噴墨打印設備發展縱覽
時間:2014-05-28 來源:
1960年噴墨打印技術被提出,16年后,美國IBM公司研發出世界首臺連續式噴墨打印機。1994年,惠普應用其熱噴墨打印技術推出第一臺單色大幅面噴墨打印機。1995年,美國Encad公司發布著名的Novajet Pro50,標志著大幅面打印機時代的開始。
以上內容節選自科印傳媒《數碼印刷》2014年第3期,更多期刊內容請關注期刊頻道,最新期刊內容點擊進入科印網電子期刊頻道。
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幅面噴墨市場開始發展,奇貨可居的進口設備使得大幅面噴墨打印成本高昂,率先進入市場的賺得盆滿缽滿,隨后技術逐步普及,國產設備逆轉,大份額占領國內市場,趨同的設備使絕大多數大幅面打印企業進入同質化競爭,伴隨著殘酷的價格戰爭,中國大幅面噴墨打印市場進入了21世紀。近年來,隨著噴墨技術的日益成熟,大幅面噴墨設備逐步試水各個細分領域,國內大幅面噴墨領域也愈加規范。
目前,業內人士習慣將A3+及以下幅寬的打印機稱為桌面打印機(Desktop Printer),而將此尺寸以上的,稱之為臺式或者寬幅打印機(LFP=Large Format Printer),這其中,按照其幅寬及不同的應用領域,又可分為4個種類:
·70英寸以上的巨幅噴繪市場
70英寸以上的巨幅噴繪市場(Ultra-wide printer),大多使用溶劑墨水(Solvent ink),也叫“戶外噴繪”或者“大噴”。現在市場上也有部分用UV墨水的卷到卷機器,用于戶外廣告噴繪方面。。從1997年到2013年,戶外巨幅噴繪行業在16年間經歷了一個過山車式的發展歷程,從發展到繁榮,再到如今“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困境。
2000年以前,Vutek、Scitex、Nur三大品牌,以Vutek最為出色,設備價格都在20萬美元以上,最多的時候,每年在中國有50臺以上的設備銷售量,在中國的累計裝機總數有300~400臺。當時的噴繪價格,每平方米高達幾十甚至上百元,很多公司在購買設備后,半年以內即可收回設備投資。
巨幅打印機2000年前后開始國產化,以英國Xaar128和500的噴頭為主,主要的品牌有彩神Flora、雅色蘭YSL、飛行船Skyjet、泰威Tekwin等,其同等性能機器的售價只有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因此迅速占領本地市場并銷往國外。
噴墨技術在中國呈現了爆發式擴散,本地產品迅速增長,在2005~2008年達到高峰,年產量達1萬臺以上,其中有半數左右出口海外。賽博、工正、極限等品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銷量較大的廠家還有力宇、金恒豐JHL、邁杰特MYJET等。在本地產品強大的壓力下,Vutek、Scitex、Nur逐步淡出中國市場,唯一逆勢進入中國市場的是韓國DGI,DGI主要定位于車貼市場,幾年下來在中國累計銷售200臺左右。
2007年后,被EFI收購后的Vutek以及被惠普收購后的Scitex再次回到中國,重新占據最高端市場,但其銷量每年也就幾十臺,無法與國內廠家動輒幾千臺的銷量相比較。2010年后,出于銷量和環保的原因,國內廠家先后都停止了溶劑墨水打印機的生產。
從2005年起,中國的產品也趨向于應用柯尼卡Konica、精工Seiko、Spectra等高精度的噴頭。盡管臺數很多,也占到全球總出貨量很大的份額,但是單價很低,國內上百個廠家的產值加起來,可能也無法與國外的一個大廠商如惠普的產值相比。激烈競爭的結果首先是利潤下降,因此國內廠家越來越少地投入研發,緊接著2008年后銷量也開始下降,因為出口逐步減少,國內市場也趨向飽和,導致銷量下降,價格競爭進一步加劇。目前3.2米寬、8個柯尼卡噴頭的打印機價格下降到4萬元人民幣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市場萎縮、競爭慘烈,但依然不斷有后來者加入競爭,其中不乏成功者,如廣東晶匯。
設備的降價很快導致裝機量的過剩,將過度的競爭延伸到噴繪市場,每平方米燈布的輸出價格低到7元人民幣(約合0.95美元),其中耗材成本就占去一半。由于環保、市容管理等因素,燈布噴繪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下降之中。產品趨同,整機利潤下降,導致廠家更為注重墨水及配件上的利潤,幾個大的廠家如極限、金恒豐(獵豹)、奧威依靠其在噴頭采購上的優勢,維持著市場的強勢地位,一定程度上,噴繪機的競爭,變成了噴頭采購話語權的競爭。
·50~70英寸的寬幅打印市場
50~70英寸的水性和弱溶劑噴墨打印市場,我們習慣稱之為“寫真”或“噴繪寫真”。在這個市場上,2002年前以Novajet和惠普為主,2002~2005年是羅蘭Roland、Mimaki、武藤Mutoh三足鼎立,每年3個品牌加起來都有2000臺以上的銷量。
2006~2009年,國產仿Novajet 750的廉價熱發泡機器充斥市場,最多時年銷售1萬臺以上,價格最低時僅為4000元人民幣左右(約合600美元)一臺,這一定程度上擠占了進口產品的市場。很長時間,羅蘭、Mimaki、武藤的年銷量都處在微弱的持續下降中,直到2010年后,熱轉印印花市場的需求猛增,加上Mimaki通過在國內建工廠降低成本,才讓其銷量重回增長軌道中。
但熱發泡寫真機市場曇花一現,很快消去,原因是自2009年后,基于Epson微壓電噴頭的國產大幅面打印機的推出,由開始的天津麗彩等三、五個公司生產,2~3年內快速擴張到現在的三、五十個以上的廠家,銷售價格也很快降低到現在的2萬元左右(是進口同等產品的三分之一)。在大幅面市場,壓電技術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原來鄭州生產熱發泡寫真機的廠家也很快轉向壓電技術,不但令熱發泡機器幾乎從市場消失,也再次影響到Mimaki、羅蘭、武藤等公司的銷量。
國產壓電機的噴頭來自從國外采購的桌面打印機,俗稱“拆機頭”,2013年,Epson對其相應的桌面打印機噴頭加密,幾乎斷了國產機器噴頭的來源,噴頭市場價格馬上成倍上漲,寫真機也不得不漲價。但該加密很快被解掉,相信Epson下一步還會再有其他的限制措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戲,讓國產壓電寫真機的前途充滿了迷霧。
但是對于羅蘭、Mimaki、武藤三大家來講,最大的挑戰還不是國產機器,而是Epson于2012年全面推出的60英寸系列寫真機產品,2013年水性染料方案的B系列和分散染料墨水(熱轉印)F系列,這些產品均采用了Epson最新技術的TFP打印頭,這種打印頭比此前羅蘭、Mimaki、武藤所采用的噴頭噴嘴密度提高了一倍,成本更低。而對于這個噴頭,Epson似乎并沒有計劃提供給他們,所以,對于這三大家而言,似乎已經開始了Epson噴頭的替代之旅,但我相信前途會很艱辛。
在60英寸這個市場上,與國外不同的是,弱溶劑墨水始終沒有替代水性染料墨水成為我國市場的主流,到目前也只占到市場的30%左右,成本的因素可能是首位,弱溶劑噴墨在承印材料成本上并沒有優勢,而覆膜的人工成本在中國微不足道。
同樣,機器的國產化也拉低了寫真輸出的價格,以目前在中國戶內寫真市場應用最多的“水性染料墨水+PP底材+冷裱膜”方案為例,輸出價格只有10~15元,以85%的成品率計算,直接成本約為6元/平方米。每臺機器每月打印到300平方米,毛利潤只有12000元,這在北京地區,僅僅夠兩個人工的支出,所以,除了極少數定位高端業務的制作公司,大部分發展好的輸出公司都是有一定生產能力和業務規模的。如果一個公司有20臺這樣的機器,每月6萬平方米的寫真輸出業務,其毛利潤就可達到24萬元,假設扣除10個人的工資6萬元、200平方米的房租2.5萬元、設備折舊費2萬元以及其他費用1.5萬,每月還會有14萬元的利潤。
也正是因為人工、房租成本的相對上升以及機器成本的相對下降,絕大多數的噴繪輸出公司都面臨資源配置的再平衡問題,因此,更快速度、更高產能的機器備受歡迎,最近武藤的1638、Epson的S50680備受青睞,就說明了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力量。
·24~44英寸的大幅面市場
24~44英寸的寬幅打印市場,使用水性染料墨水,多用于CAD/GIS領域;或者水性顏料墨水,用在影像(Photo)、印刷打樣(Proofing)及藝術品復制(Fine art)等領域。在24~44英寸的市場上,以HP、Epson、Canon為主,總體市場在每年1萬臺以上,3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大概為60%、30%、10%,HP在傳統的CAD/GIS領域占盡先機,Epson主要占據影像和印刷打樣的市場,Canon則沒有特定領域。目前為止,24~44英寸的大幅面市場還沒有國內機器沖擊,這可能是因為這個市場與桌面打印市場一樣,設備廠商是依靠耗材來盈利,中國設備廠商生產這樣的機器并沒有成本優勢,同時,24~44英寸這個尺寸范圍對于精度要求很高,噴頭來源和機械的精度是中國廠商目前所面臨的困難。
·基于UV墨水的平板打印機市場
與國外同行一樣,10多年來,國內同行們一直都很關注UV噴繪機,中國的廠家也很早就開發出此類產品,但直到2010年后,銷售量才慢慢地增長起來。迄今為止,無論是國外的產品也好,還是國內的品牌也罷,都未成為市場主流,與溶劑噴繪機和水性寫真機的銷量形成巨大反差,最好的廠家,每年也就銷售200~300臺平板UV機,相對于溶劑型機器和水性機器的銷量而言,連零頭都達不到。
UV噴繪機未能得到全面普及,首先是其成本問題,UV打印最主要的替代應用是絲網印刷,但由于人工成本的原因,國內傳統絲網印刷的成本很低,相比較而言,UV打印的成本太高,當然最近兩三年,情況有所改變。除非絲網印刷行業用工成本得到普遍提高,否則UV打印要全面替代溶劑打印還為時太早。
除了相對環保,UV的另一個優勢在于應用的廣泛性,很多人看好“個性”市場,但大部分第一個吃螃蟹的,都失敗了,而那些靠UV賺到錢的,都是擁有成熟的批量業務,這是值得研究的課題。(責編:解萌)
以上內容節選自科印傳媒《數碼印刷》2014年第3期,更多期刊內容請關注期刊頻道,最新期刊內容點擊進入科印網電子期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