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握手海德堡,傳遞出什么信號?
時間:2015-06-17 來源:
2014年10月24日,長榮股份與德國海德堡公司在天津舉行了隆重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歷經2年多的交流與談判,從最初的OEM到今日的全面戰略合作,長榮股份的合作角色與合作內容發生了很多變化,也讓業界人士心生期待:在全球印機制造版圖上,中國力量是否可以奏出更強音?
如果放在更宏大的敘事背景之下,長榮股份的壯舉,似乎應合了這樣的發展節點:進入2014年,有經濟專家撰文分析,中國制造的比較優勢,已經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轉化為低成本研發和低成本復雜制造的“雙低優勢”。其中,“智力密集程度”一般發展中國家做不到、“技能勞動密集程度”發達國家做不起的領域,是我國產業放手施展的廣闊空間,是中國產業和企業擠入全球領先地位的亮點。
盤點中國制造產業,這樣的亮點,開始在超級計算機、新材料、基因工程、第四代核電、信息搜索、電子商務、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隱現。而在印機制造業,以長榮股份、深圳精密達、陜西北人為代表的印后設備制造商,率先進入高端印機制造領域、率先進入國際品牌行列,似已達成業界共識。
如此發展步調讓人欣慰,也促使我們重新思索中國制造業的趕超戰略,應該如何設定與修正。基于“雙低優勢”這一新的比較優勢分析,中國制造業的趕超戰略,似乎應設定為三段目標:跟蹤者,技術自立者,領跑者。
以引進的技術進行產業跟蹤,是技術追趕期的一種選擇。但是,技術跟蹤可以是一個必經階段,但不能成為持續發展的過程。由產業跟蹤到技術自立,并在此過程中掌握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品牌,是實現產業跨越發展的唯一路徑,也是最終成為產業領跑者的必要前提。
沿著跟蹤者、技術自立者、領跑者的路線圖行進,必須抓住時機,及時轉化,及時升級。否則,不僅于產業發展不利,甚至有難以為繼的危險。例如,在顯像管產業,我國老老實實地技術引進、產業跟蹤了20多年,生產能力穩居世界第一。但是,2005年前后僅僅三年左右時間,新一代顯示技術迅速替代顯像管,我國企業前后上千億元的投資瞬間化為不良資產,顯示器產業重新“歸零”。
從這個角度出發,重新審視長榮鳳凰涅的過程,重新解讀長榮握手海德堡的意義,會有不一樣的體味。長榮的第一個產品——圓壓平燙金機就源于海德堡,但長榮并未止步于追蹤與學習,重視自主研發,重視創新產品,重視抓住與海德堡OEM的機會達到國際先進生產標準,才使全球第一的印機制造商海德堡公司對長榮產生認同,才促成長榮與海德堡在研發、專利、生產、營銷、售后服務體系等方面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直至在國內合資建廠,研發、制造印刷機高端零部件。
長榮的腳步顯示,在印機制造行業,先行者已經進入前沿,由跟蹤者向技術自立和領跑者的角色轉變。這是一步艱難的跨越,也是一個可喜的趨勢,尤其對某些細分領域、某些印機制造商而言,有很重要的啟示與榜樣作用。這,或許是長榮握手海德堡,傳遞出的一個重要信號。 |
(本文來源:科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