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應用小小測控條, 印刷追色問題不再難
時間:2020-11-11 來源:
筆者結合色彩管理在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新華”)實際生產應用過程中測控條的創新應用,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對同行有所啟示與幫助。
安徽新華平張膠印機既有高寶機又有小森機,兩種機型墨鍵寬度不一樣,測控條不能互用,印前制作文件時難以確定該產品最終上何種機型印刷,制作文件時放何種機型的測控條?確實令制作人員棘手。
1
測控條的作用
測控條是由實地、網點、疊印等組合構成的一種色彩信號標志,在傳統印刷過程中利用測控條中的相應結構可監控印刷品的實地密度、灰平衡、網點增大、印刷反差、疊印情況、網點滑動或重影等印刷性能要求,達到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和控制的目的。
2
測控條的設計
必須從Adobe Illustrator (.eps) & PDF的檔案直接復制出來使用,不得做任何修改(特別是三色灰組成),不可以縮小或放大。
3
測控條的規范放置
(1)測控條需放置于印刷樣張成品區域外空白位置,從印刷效果穩定考慮,一般放置于咬口或拖稍位置。考慮印刷設備配套自動掃描裝置,測控條必須與印刷方向成直角,這樣才能監控到產品印刷生產時每個墨鍵調控量。
(2)測控條必須整條(或重復)放置于印張量度寬度的一邊,并且要跟四色圖檔起始與結束時的墨鍵位對應,如圖1。
圖1 測控條要與印張寬度對應
高寶、小森兩種機型印刷幅面不一樣,墨鍵數量不一致,每個墨鍵控制的印刷范圍也不一致,要求測控條既能掃描測評,又能符合本機臺印刷掃描要求,這些都需要在生成、放置測控條時考慮的因素。圖2為小森機墨鍵控制臺。
圖2 小森機墨鍵控制臺
為解決教材在大批量膠訂時,容易出現空頭、溢膠情況,我們組織印前及印后相關人員反復研究,提出將教材封面改用特規尺寸的免切紙(避免紙張尺寸不夠大),將測控條從印版拖稍移至中心線位置,實現測控條起到既監控印刷質量,又利用測控條的寬度增大單張封面紙張的高度,避免裝訂時出現氣泡、空頭的現象,更加防范并確保了裝訂工藝質量,一舉兩得,如圖3所示。
圖3 免切紙教材測控條放于印刷版中心線位置
1
生產調度的不確定
公司教材大忙季經常出現教材與社會產品“沖突”的情況,印前制作好的文件經常臨時調換印刷機臺,因高寶機、小森機的測控條不一致,導致實際生產中出現上機前改版機臺等版、生產延時等問題。印前制作好的文件如何滿足即時調整印刷機臺,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2
實際生產中對測控條的要求
高寶機與小森機墨鍵數量、印刷幅面均不同,在未實施色彩管理前,兩種印刷機分別使用不同的測控條。本次色彩管理的實施,要求兩種測控條都能在同一套pressSIGN評分系統上進行掃描測評,既要滿足掃描測評需求又要符合本機臺印刷控制要求。圖4為小森印品在pressSIGN正常掃描測評。
圖4 小森印品在pressSIGN正常掃描測評
高寶106:共35個墨鍵,每個墨鍵寬度30mm。生成測控條時每個色塊寬度5mm,按6個色塊為一組,6×5mm=30mm監控一個墨鍵,設計10組色塊可以完成檢測內容,按此10組色塊循環組成測控條。
小森機(440、540):共30個墨鍵,每個墨鍵寬度35mm。生成測控條時每個色塊寬度5mm,按7個色塊為一組,7×5mm=35mm監控一個墨鍵,設計8組色塊可以完成檢測內容,按此8組色塊循環組成測控條。
兩種機型的測控條雖然不一樣,但又有共性:每個循環周期內都包含實地、單色網點、實地疊印,25%、50%、75%三色灰等組合,以滿足印刷機對印品的檢查和監控的目的。圖5和圖6分別為高寶機測控條和小森機測控條。
圖5 高寶機測控條
圖6 小森機測控條
我們將高寶機與小森機測控條同時放于印刷版面上,考慮到紙張幅面,特別是教材免切紙的尺寸,結合掃描頭能夠接受的最小尺寸,經過多次嘗試,將每種測控條的高度設置為3.5mm,總高度7mm,在版面中心線位置放置測控條,既不影響掃描結果又能滿足教材免切紙的要求,如圖7。
圖7 “上高寶、下小森”的測控條同時放于版面上
我們在測控條定位的問題上也走了一些彎路,最初是左側定位,雖然在pressSIGN掃描時狀態正常,但是小森機掃描時,此種放置方式需要操作人員手動定位測控條位置,同時左側定位不能準確對應墨鍵相對位置,掃描結果不能應用于印刷機閉環功能,大大降低生產效率。圖8所示為小森機測控條與墨鍵相對應。
圖8 小森機測控條與墨鍵相對應
經過反復與小森公司技術人員溝通,及多次試驗pressSIGN評分軟件實際掃描測控條情況,判斷測控條左側起始端不固定不影響色彩管理使用。我們嘗試將兩種測控條按版面中心定位放置,高寶機與小森機都能夠正常掃描識別,掃描結果與印刷機墨鍵精確對應,掃描反饋自動調整墨鍵閉環功能與自動套準都能正常使用,充分發揮測控條在印刷過程中“助攻神器”的作用。
公司實施色彩管理后,不僅解決了一直困擾的印刷追色問題,并且通過測控條的創新應用使一系列難題得以解決。
印前環節將制作好的油墨預制文件傳到機臺,同時提供檢驗合格的數碼樣張作為印刷參考。機臺印刷時通過軌道掃描系統對測控條進行色彩數據掃描采集,經評分軟件計算得出分值,質量好壞一目了然。
印前制作文件時將高寶機與小森機測控條同時放于印刷版面上,出好的版子兩種機型都能用,印刷設備通用性提高,測控條不再是印前制作、生產調度的難點、痛點,生產指揮、印前制作、印刷生產協同效率得到提高。
直接采購特規尺寸的免切紙,既減少了裁切工序,縮短了生產準備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又節約了紙張裁切的浪費。
雙測控條、中心定位、免切紙等一系列改進、創新,不僅優化了標準規范,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變動環節,更提振了員工創新闖新的勇氣和信心,增強了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管理意識。